近日,2025 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行业内引发广泛关注。本次论坛不仅聚焦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的前沿趋势,更将目光投向文物保护材料创新领域,其中有机硅树脂凭借独特性能,成为论坛热议的 “文物守护利器”,为文化遗产长效保护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在论坛展示区,一组组文物修复前后的对比图直观呈现了有机硅树脂的应用效果:风化开裂的石质文物经处理后表面光洁如初,断裂的陶瓷文物接缝处近乎无痕,濒临脱落的壁画也重新恢复稳固。据现场讲解人员介绍,有机硅树脂的核心优势源于其特殊分子结构 —— 以硅氧键为主链的化学构造,使其具备优异的耐候性,即便在高低温交替、强紫外线照射的极端环境下,也能保持稳定性能,有效抵御文物老化变形。
“它就像给文物穿上了一层‘隐形防护衣’。” 讲解人员通过动画演示进一步说明,有机硅树脂的疏水性可阻止水分渗透文物内部,避免潮湿引发的腐蚀与霉变;而透明涂层特性则能在保护文物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其原有色泽与质感,解决了传统保护材料 “护而不美” 的痛点。此外,针对不同材质文物的修复需求,该材料还展现出灵活适配性:用于陶瓷、金属文物粘接时,其强粘接性与柔韧性可防止修复部位二次开裂;应用于壁画加固时,又能凭借强渗透性深入基层,增强壁画机械强度,遏制颜料层脱落。
论坛现场,多位文物保护领域专家围绕有机硅树脂的应用前景展开深入探讨。“当前有机硅树脂已在石质、陶瓷、壁画等文物保护中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需进一步优化。” 一位专家表示,未来需重点提升材料与特殊材质文物的兼容性,开发更环保、高效的配方;另一位专家则提出,可结合纳米技术、智能监测等新兴手段,让有机硅树脂在文物保护中发挥更大价值,例如实现 “保护 + 监测” 一体化功能。
据了解,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升级,“科技护宝” 已成为行业共识。此次论坛将有机硅树脂纳入重点讨论议题,不仅为文物保护材料创新提供了交流平台,更推动了 “材料研发” 与 “文物需求” 的精准对接。不少参会者表示,期待未来有更多类似的高性能材料涌现,助力人类文明瑰宝跨越时光,实现长久传承。
论坛尾声,现场大屏亮起 “文化遗产保护,我们携手共进” 的字样。正如论坛主持人所言,有机硅树脂的应用探索,是科技与文化交融的生动实践,而这种实践将持续为文化遗产保护注入新动能,让千年文明在现代科技的守护下焕发持久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