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有机硅行业正经历供需两端的多维度结构性变化,行业进入了“内调产能、外拓市场”的关键转型期。
从供给端来看,国内产能过剩与海外产能退出形成鲜明对比。据中国有机硅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初,国内有机硅单体运行产能达680万吨,较2024年初的545万吨增长了24.8%,产能过剩问题尤为突出。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仍有40万吨新增产能处于设备安装阶段,预计到2026年第一季度将陆续投产,这将进一步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
在海外市场方面,情况则截然不同。受能源价格高企、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陶氏、瓦克等国际化工巨头已相继宣布缩减部分有机硅产能。比如,陶氏计划关闭其位于欧洲的15万吨单体产能,预计到2026年底前完成。这一海外产能的退出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替代的市场机会。2025年1月至10月,国内有机硅的出口量达到82万吨,同比增长18.3%,其中对欧洲市场的出口增幅超过30%。
需求端方面,新能源领域成为核心的增长引擎。新能源汽车单车的有机硅用量较传统燃油车提升了超过1倍,光伏行业的海外需求同比增速保持在约20%。与此同时,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新能源项目的落地,推动了传统有机硅制品需求的稳步增长。此外,随着中美关税减免预期的落地,国内有机硅企业正在加速布局海外市场,进一步优化行业的供需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