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运动消费升级与环保政策的持续推进,体育硅胶制品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爆发。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体育硅胶市场规模已达85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12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12.3%,增速远超传统硅胶行业40%。
中国市场表现更为强劲。2020年,中国体育硅胶制品市场规模为95亿元,至2023年已增长至180亿元,实现三年翻番,增幅高达90%。业内预计,到2026年该市场将突破300亿元大关。运动护具、水壶、健身配件与瑜伽垫成为核心增长品类。
电商平台数据进一步验证了这一趋势。天猫数据显示,2023年“硅胶运动护具”搜索量增长180%,销量提升150%,其中护膝单品类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头部供应商复购率超过80%。京东方面,硅胶水壶销售额同比增长230%,市场份额由12%飙升至35%,利润空间是传统塑料水壶的两倍。跨境市场同样强劲,亚马逊数据显示,“硅胶健身配件”搜索量增长210%,美国站瑜伽垫畅销榜前十名中已有六款为硅胶产品,跨境采购需求年增150%。
在供应链端,硅胶制品凭借品质优势与定制能力,成为采购商重点关注的品类。硅胶具备环保认证(FDA/LFGB)、优异的耐候性能(-40℃~250℃)以及更低的定制化成本(模具费下降30%)。
运动护具方面,3D立体成型技术提升贴合度与透气性,已获得耐克、安德玛等国际品牌的认可,月供应量超过50万件;
水壶方面,折叠设计可缩小体积70%,并通过1.5米跌落测试,跨境专供款年销量超过2000万只,支持OEM/ODM模式;
瑜伽垫方面,防滑系数超国标40%,部分联名款产品实现月度多次补货,采购商利润空间超过35%。
业内人士指出,体育硅胶制品凭借环保、耐用、利润空间高的优势,已成为采购商必争的新兴赛道。未来几年,随着运动健康消费持续升级,全球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目前,多家头部工厂已推出2024年体育硅胶制品采购方案,并为前期合作伙伴提供定制化打样和优先排单等权益。业内专家呼吁采购商把握这一波红利期,积极布局供应链,抢占市场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