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生物医药、柔性电子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具备耐高温、耐候性、生物相容性等优异特性的有机硅材料,正成为推动相关领域技术突破的关键支撑。近期,国内有机硅产业在新兴应用场景中集中取得重要进展,同时通过加码产能与研发投入,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动力电池领域,有机硅材料凭借出色的绝缘和导热性能,正成为提升电池安全性与能量密度的核心材料之一。
技术进展:国内有机硅企业自主研发的高导热动力电池用有机硅凝胶已通过头部新能源汽车厂商验证,正式进入批量供货阶段。
产能布局:重点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 2026 年一季度正式投产,主要生产:
动力电池封装用有机硅密封胶
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用有机硅树脂
市场价值:投产后预计年新增产值超 50 亿元,可进一步满足国内新能源产业对高端有机硅材料的需求。
国产医用有机硅产品实现重要突破,标志着国内企业在高端医用材料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产品亮点:国内研发的“可吸收医用有机硅止血海绵”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注册证》,成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可吸收医用有机硅止血产品。
技术优势:该产品采用独特有机硅分子设计,具备快速止血、生物相容性好、可完全降解吸收等特点,适用于外科手术创面止血。
研发投入:历时 5 年,研发资金累计超 2 亿元,经过多中心临床试验验证:
止血效率较传统材料提升 50%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 0.5%
生产能力:年产能力达 100 万片,先供应国内三甲医院,未来计划进军国际市场。
柔性电子作为新一代电子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对材料柔韧性和耐弯折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技术突破:研发的超薄有机硅薄膜厚度仅 5 微米,具备优异的耐弯折性能,经过 10 万次弯折仍能保持稳定电学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应用场景:主要用于柔性显示屏、柔性传感器等产品的封装保护,可有效提升产品柔韧性与使用寿命。
产业布局:
已与国内多家柔性电子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产品将于 2025 年底实现量产
国内计划投资 8 亿元建设柔性电子用有机硅材料研发中心,重点开发更高性能有机硅薄膜、有机硅胶粘剂等产品,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
随着新兴产业发展,有机硅材料的应用场景将持续拓展
高端化、功能化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具备核心技术和完善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推动我国有机硅产业从“规模领先”向“质量领先”转型,为国内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材料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