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二、硅橡胶检测方法-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法(NMR) FTIR和NMR是分析硅橡胶材料有机结构的重要工具。其中,红外光谱是鉴别硅橡胶材料组成的重要方法。核磁共振可以获得有关其分子骨架结构的信息,它们都被广泛用于硅橡胶微观结构的研究。红外光谱不需要样品预处理,成本低,效率高,无污染,因此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 目前,硅橡胶的核磁共振检测主要应用于医疗领域,工业领域和生物领域。虽然关于检测硅橡胶中与食物接触的迁移性有毒物质的报道很少,但国外学者已经使用了核磁共振。环硅氧烷的光谱检测,该方法具有低检测限并提供非常特定的定性和定量信息。 三、硅橡胶检测方法-热分析法(TGA) 热分析是在设定温度下作为温度或时间函数的物质性能的量度。热重分析(TGA)是程序温度控制下物质的质量 - 温度关系的量度技术。根据相关文献报道,热重分析可用于研究检测硅橡胶在高温下的热降解过程,
1、硅橡胶补强填料:用MQ硅树脂做补强剂,液体硅橡胶制品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且透光度高,硫化前胶料流动性好; 2、有机硅压敏胶补强增粘剂:调节内聚力、粘合力及初粘力; 3、消泡剂领域:提高消泡剂的耐高温性、耐强碱性及抑泡性能; 4、脱模剂领域:提高脱模剂的脱模耐久性能,对于高黏接性树脂(如聚氨酯、环氧树脂等)的脱模效果更为理想;  5、防水剂领域:聚硅氧烷的结构决定硅树脂具有憎水性,它与水的接触角大于90°而被应用于防水材料。 6、化妆品领域:作表面保护性涂膜,可消除硅油的黏感,改善滑爽性、耐擦伤性,提高光泽; 7、加成型防粘剂的剥离调节剂:乙烯基MQ硅树脂可作加成型防粘剂的剥离调节剂;
MQ硅树脂是一种结构比较独特的有机硅树脂,是由含有四官能度硅氧烷链节(SiO4/2,Q)的有机硅化合物与含有单官能度硅氧烷链节(R3SiO1/2,M)的有机硅化合物进行共水解缩聚反应生成的三维球型结构的硅树脂。一般认为MQ硅树脂为双层结构紧密球体,其球芯为硅氧键连接密度较高,聚合度为15-50的笼状二氧化硅,球壳为密度较低的R3SiO1/2层。MQ硅树脂由于球壳上的有机基团R不同而具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当R全是甲基时,称为甲基MQ硅树脂或简称MQ硅树脂;当部分R为乙烯基时,称甲基乙烯基MQ硅树脂;当部分R为H时,称甲基含氢MQ硅树脂;还有甲基苯基MQ硅树脂、乙烯基MQ硅树脂、苯基MQ硅树脂、含氟MQ硅树脂、MDQ、MTQ硅树脂等。 MQ硅树脂的特性 1、优异的耐热性、耐低温性能,可在-60℃至+300℃温度环境下使用。 2、良好的耐候性,耐老化,抗紫外线辐照。 3、很好的拒水性。
七月,这是全年最热的季节!不仅要忍受高温侵袭,我们打工人还得为电脑散热而担忧。你是不是也经历过这样的尴尬:熬夜做PPT,电脑突然死机,前功尽弃;玩游戏到关键时刻却突然黑屏退出,让人十分恼火。这种困扰在夏天尤其常见,电脑内部温度升高无法散热,性能下降,甚至死机。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答案就在电脑内部的散热设计,其中一个关键元素就是——压敏胶! 压敏胶是电脑内部处理器、硬盘、显示屏等元器件的固定、密封、防震和热传导材料。而IOTA旗下产品IOTA-792(3-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就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可以提高导热性填料(如金属粉末、碳纤维等)与聚合物(如丙烯酸酯、硅酮等)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从而大大提升压敏胶的附着力、耐候性、抗化学性和耐热性等性能。这对于提高压敏胶的热传导性能至关重要。 除了用于压敏胶,IOTA-792还广泛应用于胶粘剂、密封剂、涂料、玻璃纤维
近日,欧盟委员会向世界贸易组织(WTO)递交 G/TBT/N/EU/989 号通报,拟对(EC) No 1907/2006(即REACH法规)附录 XVII 中关于 D4、D5、D6 的使用限制进行修订。 此次修订中,新增了含有D6的淋洗类化妆品,补充修改D4和D5淋洗类化妆品的上市限制。此外限制D4、D5、D6在更广泛的用途中的使用,包括纺织品、皮革和毛皮干洗溶剂的使用等。 ECHA鉴定D4、D5和D6具有高持久性和高生物累积性(vPvB)的特性。此外,D4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PBT)特性,当D5和D6含有0.1%或更多的D4时,被认为具有PBT特性。该限制草案旨在保护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由D4、D5和D6引起的排放。 拟采纳日期为2023年第四季度。该限制将在修订发布20天后开始生效,有两年过渡期,几种特定产品类型的过渡期更长。
导管 医用导管是医用硅橡胶制品中发展最快、用途最广的产品。按用途可以分为体内和体外,体外主要是各类泵管,如人工心肺机泵管、与各种器械连接管、输液管等;用于体内的是各类插管、导管、引流管。目前用于人体的医用导管的发展趋势是微型化、薄壁化、多腔化和一管多功能化。尤其是对于留置体内的导管来说,无论是长期或短期使用,硅橡胶材质、导管的优势是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 颅脑外制品 用于颅脑外科的硅橡胶制品主要有:人工颅骨、硅钛复合修复材料、脑积水分六装置、脑室引流管、人工脑膜,目前国内研制的采用硅橡胶和尼龙织物制成的人工脑膜,可用于修补外伤性硬脑膜缺损、修补因切除肿瘤在硬脑膜上的基蒂或浸润区造成的硬脑膜或者硬脊膜缺损等。 五官科制品 用于五官科的硅橡胶制品包括:人工鼻梁、人工下巴、下颌骨、人工耳、人工喉、中耳炎通气管、泪道探通装置、泪道栓、鼻孔支架、止鼾器、鼻腔止血气囊、人工呼吸机波行管
裸露的金属基材在自然条件下很容易被腐蚀,在金属基材表面涂覆一层涂料是缓解金属基材被腐蚀最常用且最简便的方法。但是由于金属基材与涂料的化学性质的不同,金属基材与涂料间的结合力非常有限,涂料容易脱落,这使金属基材又重新暴露在腐蚀性的环境中。 工业上常用转化膜工艺来增加金属基材与涂料的结合力,转化膜工艺操作简单、性能稳定,如磷化工艺(即将工件浸泡在磷化液中形成一层多孔、均匀、致密的磷化膜,涂料会渗入到磷化膜的孔隙中增加涂料的附着力)。但市面上被广泛应用的产品(磷化、钝化等)通常含有重金属、挥发性酸、磷元素等污染性物质,使用越来越受限。硅烷偶联剂作为一款环保型有机材料具备提升涂料与金属基材结合力的性能,应用硅烷偶联剂来提升涂料与金属基材结合力的环保型转化膜产品应运而生。
一、UV固化原理 第一个紫外线(UV)固化涂料的专利诞生于1947年,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UV固化涂料已经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尤其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产和研究人员更加重视发展 UV固化涂料的应用。 UV固化涂料是一种绿色环保涂料,完全符合“4E”原则。 一般来说,紫外光固化涂料的能耗是热固化涂料的1/5,而且紫外光固化涂料挥发成分少,污染小。 最吸引研发人员的是UV固化涂料可以减少原材料的消耗,有利于降低经济成本。 UV固化涂料主要由低聚物、单体、光引发剂和助剂组成。 UV固化的主要反应过程是辐射引起的光引发剂分解,产生活性自由基引发单体/低聚物聚合交联。 2、光固化涂料的应用 粉末涂料 紫外光固化粉末涂料是粉末涂料技术与紫外光固化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涂料技术。 它综合了传统粉末涂料和液态UV固化涂料技术的优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两种涂料的不足。 紫外光固化水
网上也出现了鉴别洗发水中“硅油”成分的方法:将洗发水加入清水中搅拌,静置后如果清水变浑浊,那么洗发水就是添加了硅油成分的;如果还保持清澈,那么就无硅油。据称,这种鉴别的原理是由于硅油不溶于水,在水中会显现浑浊。洗发水中的硅油成分一般都会经过乳化剂的处理,并不会残留浑浊,呈现无色无味的状态,而且剂量并不大,所以光用清水并不能做出判断。“硅油”的作用是让头发顺滑,有一定的保湿作用。因为头发在彻底清洁以后,毛鳞片打开,如果有受损的毛鳞片,就会增加头发间的相互摩擦,在后期梳理的时候增加难度,从而加剧毛鳞片的损伤。这也是为什么不含硅油的洗发水洗头以后头发会很涩很难梳理。这些润滑作用的“硅油”,由于含量少,不用担心对身体有影响。它是一种大分子成分,人体是不能吸收的,正常使用不伤身体。
硅油是液态的聚有机硅氧烷,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化学稳定性、耐剪切、黏温特性和很高的压缩率。以硅油为基础制造的减振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设备、高楼、桥梁以及武器平台上,国外已经申请了大量的相关专利,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仍较少。 硅油基阻尼液减振在很宽的温度和频率范围内阻尼性能稳定,这要求硅油具有较小的黏温系数。为了进一步提高硅油的阻尼性能,往往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填料增粘,所加填料要求在硅油中长期保持不沉降,且要求阻尼液的黏度在一定剪切速率范围内变化小。 甲基硅油随着温度的升高,黏度高的甲基硅油的黏度变化系数随着黏度的增大而升高相符。另外,随着温度的升高,甲基硅油的黏度在低温段的变化较大,而在高温段变化越来越小。因此,甲基硅油是适于在较高温度下使用的阻尼材料。甲基硅油的摩尔质量及其分布对其黏温性能的影响。甲基硅油的黏温系数不一定随着黏度的升高而变大,当甲基硅油的黏温系数相同时,黏度
公安备案号:34030002020529
皖ICP备14007495号
© 2008-2025 安徽艾约塔硅油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